當您對 ChatGPT、Gemini 或者 Microsoft Copilot 使用「請」、「謝謝」等禮貌用語時,有沒有想過這份禮貌,可能反而正在影響 AI 的回覆品質?最近,一份名為 《Mind Your Tone: Investigating How Prompt Politeness Affects LLM Accuracy》 的學術研究在 AI 領域投下了一枚震撼彈,引發全球熱議。
2025 年《Mind Your Tone》研究的核心發現是什麼?
這項研究的核心發現,簡單來說就是:對 AI 溝通,直接好過有禮。 研究團隊將結果數據化,重點如下,讓您一看便懂:
對比焦點:比較包含「禮貌用語」(如 "Please", "Could you help...")與「直接指令」(如 "Translate this now")的提示詞,對 AI 回應準確度的影響。
驚人結果:粗魯的提示語實際上比禮貌的提示語能獲得更高的準確率。研究人員測試了五種不同的語氣等級,從「非常禮貌」到「非常粗魯」,結果顯示:
非常禮貌:準確率80.8%
禮貌:準確率81.4%
中性:準確率82.2%
粗魯:準確率82.8%
非常粗魯:準確率84.8%
核心結論:過多的客套話語,可能被模型視為「干擾訊號」(noise),反而影響了對核心指令的理解。這個發現顛覆了我們過往的普遍認知。
由 36Kr 到連登:全城熱議嘅 AI「語氣學」係咩玩法?
這項研究一經發布,由權威科技媒體 TechCrunch、36Kr,到香港本地的連登討論區,都引發了大量討論。究竟為什麼會這樣?
技術專家點樣睇:LLM 模型如何解讀你的「潛台詞」?
有專家分析,LLM 的訓練數據包含大量來自互聯網的文本,而在網絡上,直接、命令式的語句往往與清晰、高品質的指令相關。根據技術社群 MLOps Community 的一篇分析,過多不必要的資訊(Prompt Bloat),例如客氣的詞語(「可不可以」、「麻煩你」),可能會被模型解讀為不確定性或次要請求,反而增加了理解上的「噪音」,導致模型分散注意力。簡單來說,模型可能學習到:「越直接,越重要」。
網民實測大挑戰:盤點社交媒體上的有趣 AI 溝通實驗
這股熱潮也吹至社交媒體,不少網民在 LinkedIn 和 Threads 上分享自己的「直接 Prompt」實驗,結果五花八門。有人發現使用命令式語氣,AI 撰寫的程式碼錯誤真的更少;也有人表示,想讓 AI 角色扮演得更投入,直接下達指令反而更有效。
📣 想看更多 AI 實戰教學? 呢度有最新懶人包整理。
實測比拼:禮貌 vs. 直接,香港場景邊個更掂?
為了驗證這個理論是否適用於香港的日常場景,我們 DotAI 團隊也進行了數個小型實驗。我們將結果整理成以下表格,讓您一目了然:
場景 | 禮貌 Prompt | 直接 Prompt | 結果分析 |
---|---|---|---|
草擬請假電郵 | 「唔該,可唔可以幫我草擬一封正式啲嘅 Email,同老細請聽日嘅病假?」 | 「寫一封請病假電郵:明天請假,通知上司。」 | 直接 Prompt 更佳:生成的電郵結構更清晰,直入主題;禮貌 Prompt 的版本雖客氣,但有時會添加不必要的開場白。 |
規劃週末遊覽大澳 | 「你好,我想請問如果週末想去大澳一日遊,有沒有好的行程建議?謝謝。」 | 「規劃大澳一日遊行程:週末出發,包含交通、景點、食肆。」 | 直接 Prompt 明顯佔優:提供的行程更具結構性,清晰列出時間線、交通方式和具體建議,就像一位專業的行程規劃師。 |
2025 年香港人必學 AI Prompt 技巧
與其糾結於用詞,不如學習高手如何構建一個「零死角」的指令。一個專業的指令,就好似你畀指示下屬一樣,必須包含清晰的元素,缺一不可。
有效溝通框架:指令嘅四大核心要素
一個專業嘅指令,必須包含四個基本元素:

背景 (Context): 成件事嘅前文後理係點?
例如:「我哋公司最近多咗好多實習生,但佢哋對 AI 嘅理解唔夠深入。」
角色 (Role): 你想 AI 扮演邊個專家?
例如:「請你扮演一個專精 Z 世代活動策劃嘅 Marketing Manager。」
任務 (Task): 具體要做啲咩?
例如:「幫我構思一個線下實體活動。」
目標 (Goal): 想達到咩效果?
例如:「提升佢哋學習 AI 嘅興趣,同埋對公司嘅歸屬感。」
高階溝通技巧:思維鏈 (Chain-of-Thought)
當指令變得複雜,你需要教 AI「如何思考」。
核心觀念: 你嘅 AI 係一個外國人,你唔可以直接叫佢「整一碟港式咕嚕肉」,佢唔會識。你必須要畀個「食譜」佢,教佢一步一步點做。呢個「食譜」,就係我哋所講嘅 思維鏈 (Chain-of-Thought, CoT)。
關鍵金句: 「高手用 AI,唔係叫佢直接畀答案,而係叫佢『Think step by step』,跟住你設定好嘅流程去思考,咁樣出嚟嘅結果先至可控同埋有深度。」
DotAI 的方法結合了「完整結構」與「清晰流程」:結構上,用**【背景、角色、任務、目標、要求】**五大元素,為 AI 準備一份零死角的「工作簡報」;流程上,再透過「CoT 思維鏈」,教 AI 一步步思考和推導,穩定地拿到你想要的高品質結果。

真正的啟示是:我們應該將精力放在「問得夠精準」,而不是「講得夠客氣」。
這就好比在香港搭的士,直接清晰地說出「司機,我要去旺角東站」,遠比兜圈說「你好,唔知你方唔方便車我過海呢?」來得更有效率。
與其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客套話上,不如花多幾秒鐘,將你的背景、目標和具體要求想清楚。當你掌握了這些核心的「AI 溝通技巧」,你就會發現,AI 不只是一個有問必答的助手,更是一個能為你創造驚人價值的強大夥伴。
全港唯一AI課程資助計劃
如果你想更有系統地學習、應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與個人競爭力, 完成學習時數仲可以獲得全額學費回贈 ?
🔗 【了解詳情】AI-in-One 實戰成長計劃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