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GC 生成技術迎來新一波重大突破!
隨着生成式 AI 技術的快速演進,過去一年間,從文字生成圖像,到文字生成短片,內容創作的門檻持續降低。但真正能在畫質、動態、敘事層次上同時取得質變的平台,仍然屈指可數。
2025 年春季,Kling AI 宣佈正式進入 2.0 世代,透過全新升級的生成引擎,不但大幅提升了影片與圖片的細節呈現,更開啟了「多模態敘事」的新時代。
Kling AI 2.0 大更新總覽
本次 2.0 版本重點升級包括:
核心引擎重構,動態表現、畫質細節全面提升
支援超過 60+ 種風格模版,敘事與視覺表現更多元
引入多模態敘事功能(影片+圖片強化處理)
全新圖片編輯工具:放大修復、延伸補全、風格變換
以下將為你一一介紹!
影片生成|畫面更細緻、角色動作更自然
在Kling 2.0 中,影片生成能力迎來了質的飛躍。
新一代模型大幅提升了影片畫面細節的還原度,從角色動作到背景光影,整體觀感更接近真實拍攝。
尤其在角色表現方面,生動感顯著增強,告別了以往 AI 生成影片常見的「動作僵硬」、「肢體不協調」、「表情空洞」等問題。
DotAI 團隊經過第一時間對比測試(Kling 1.6 版 vs 2.0 版),發現以下幾個關鍵升級:
角色行為流暢度明顯提升:
動作自然過渡,不再出現突兀的跳接或機械式移動,角色表現更貼近真人演繹。光影運鏡效果更自然:
2.0 模型在處理光影變化、視角推進、攝影機虛實對焦上更加細緻,營造出更具電影感的視覺體驗。動作過渡更平滑,層次分明:
無論是角色轉身、奔跑、跳躍,還是手部細微動作的銜接,過渡自然連貫,動態層次更清晰豐富。
這些提升,使得影片無論是在動態敘事(如追逐、互動、情感演出)還是複雜場景(如叢林穿越、都市滑板等高速運鏡場面)中,都能展現出更細膩且具有張力的表現力。
換言之,Kling 2.0 不僅讓影片「看得更清楚」,更讓故事「講得更流暢」。
這種細緻度和動態表現,為 AI 動畫從「生成玩具」真正邁向「敘事媒介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DotAI實測|Kling 2.0真係勁到可以拍電影?
今次DotAI團隊特別選取多個經典香港電影場景,親身測試新版功能,帶領大家一同深入了解 Kling 2.0 在畫質、動態與敘事表達上的進化幅度。
實測片段一|烏鴉:身形與細節表現更為自然
場景設置: 以「烏鴉影相擺Pose」為主題,對比 Kling 1.6 與 2.0 版本生成效果。
Kling 1.6 表現: 身體比例易出現變形,手部細節偏弱,提示理解能力有限。
Kling 2.0 表現: 身形流暢自然,手指姿勢清晰可辨,且能更準確理解指令要求。
DotAI 實測結論:
新版在動態自然度與細節準確度方面有明顯提升,令畫面更具真實感與戲劇張力。
實測片段二|《九龍城寨》龍捲風跳舞場景:動態細節顯著升級
場景設置: 還原《九龍城寨》內的龍捲風跳舞場景。
Kling 1.6 表現: 動作略顯僵硬,背景細節變化不明顯。
Kling 2.0 表現: 動作連貫自然,背景細節豐富,右上角風扇亦同步轉動,動態處理大幅提升。
DotAI 實測結論:
新版能有效捕捉環境動態細節,整體場景氛圍更為真實生動。
實測片段三|《無間道》天台經典場面:鏡頭運動與細節展現進化
場景設置: 還原《無間道》天台槍戰名場面。
Kling 1.6 表現: 難以呈現子彈特效,鏡頭移動生硬。
Kling 2.0 表現: 能夠自然呈現子彈擊中瞬間開出花朵特效,鏡頭推進順暢自然。
DotAI 實測結論:
新版對於動態物件與運鏡節奏的理解與表現能力均有顯著提升,視覺敘事力更上一層樓。
實測片段四|《破地獄》最後高潮場景:敘事流暢度全面提升
場景設置: 還原《破地獄》最後決戰場面。
Kling 1.6 表現: 動態細節有限,節奏略顯拖沓。
Kling 2.0 表現:更高清, 動作自然流暢,場景細節豐富,敘事節奏緊湊合理。
DotAI 實測結論:
新版不僅提升動態細節,亦強化整體故事推進節奏,使影片觀感更具專業水準。
表情演繹實測|紫霞仙子
測試設定: 指示角色展現「眼眶含淚、皺眉、嘴唇微顫」等悲傷情緒。
Kling 1.6 表現: 難以精確呈現複雜情緒細節。
Kling 2.0 表現: 表情自然流暢,情緒張力到位,僅有微小細節(如眼淚量)略有欠缺。
DotAI 實測結論:
情緒表達層次大幅進化,新版能有效捕捉並呈現細膩心理變化,敘事感染力顯著加強。
新功能亮點|角色Swap:電影角色一鍵置換
DotAI 團隊亦同步測試了 Kling 2.0 新增的 Swap 功能,
成功將《鐵達尼號》中的 Jack 替換為 Iron Man ——
動作流暢、姿勢自然,角色替換後的畫面融合度極高。
應用潛力包括:
虛擬角色創作
品牌植入
二次創作與再敘事應用
主要人工智能影片生成平台對比表
隨着Kling 2.0 帶來多項創新功能,市場上各大 AI 影片生成平台之間的競爭格局亦變得更加白熱化。
不同平台在畫質細膩度、敘事能力、生成速度與成本結構上,各自展現出不同優勢與特色。
為了幫助創作者、品牌與企業更好地了解現時主要選擇,DotAI 特別整理了一份最新的比較表,帶你快速掌握 Kling 2.0、Runway Gen-4、Sora、Luma AI、Pika Labs 等主流平台的核心特點與差異。
平台名稱 | 主要優勢 | 定價模式 | 主要功能 | 用家評價 |
Kling 2.0 | 領先嘅動態質量、語義響應同視覺美學 ,提示詞時間軸調整 | 基於積分嘅訂閱 | 多模態視覺語言(MVL)、多模態編輯、Kolors 2.0 | 質量卓越但成本高 8 |
Runway Gen-4 | 全面嘅 AI 編輯工具 | 訂閱,包括無限量計劃 | 文字到影片、圖像到影片、高級編輯功能 15 | 質量不如 Kling 2.0,但無限量計劃有吸引力 8 |
Sora | 細節精確,能夠識別角色 | 基於積分嘅訂閱 | 自動影片創建、可自訂模板、AI 生成嘅虛擬形象 | 細節令人印象深刻,但可能出現故障,成本高 |
Luma AI | 逼真嘅 3D 環境同物體 | 訂閱,包括無限量計劃 | 圖像到 3D 場景、文字到影片 (Dream Machine) | 擅長生成逼真嘅 3D 環境,影片生成能力有限 |
Pika Labs | 速度快,易於使用,獨特嘅特效 | 免費同付費訂閱 | 文字到影片、圖像到影片、各種特效 | 快速且易於使用,適合短片同特效 |
DotAI 深層評析|為什麼這是一次關鍵變革?
Kling 2.0 的核心變化,反映了 AIGC 行業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:
從「生成漂亮內容」➔「生成可延續的故事」
從「單次輸出」➔「建構連貫內容生態」
從「工具思維」➔「內容資產思維」
未來,內容創作者、品牌行銷人員、教育機構、甚至中小型團隊,
都將需要一種新的能力:駕馭 AI,連貫地講好一個多模態的故事。
而Kling 2.0,正是目前少數已經做到這個層級的平台之一。
對實際應用的影響
領域 | 應用方向 |
---|---|
品牌行銷 | 建立角色世界觀、製作故事式廣告片、打造多風格宣傳素材 |
IP 開發 | 快速搭建角色設定集、故事節點展示、世界觀視覺原型開發 |
短片製作 | 低成本製作微電影、品牌故事片、社群短格式故事 |
教育與培訓 | 故事化教材設計、敘事式課程內容製作、角色扮演互動教學素材 |
未來的內容戰場,不單看誰能生成內容,
而是看誰能最快建構一個有情感、有層次、有節奏的敘事世界。
想掌握 AI 敘事內容製作?DotAI 助你快速升級!
如果你想了解:
如何用 AI 快速製作敘事感更強的影片與圖片?
如何將 AI 創作融入內容行銷與品牌敘事?
如何搭建自己的 AI 多模態內容生產線?
DotAI 特別設計了【AI Full-Stack Marketing 系列課程】,
全面教你從基礎到實戰,掌握 AI 內容生產與行銷整合之道!
🎯 了解詳情:https://dotai.hk/academy/ai-full-stack-marketing-series
讓 AI 不只是創作工具,更成為你的內容引擎與品牌敘事助力!
其他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