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最新推出的 Gemini 2.5 系列模型,代表生成式 AI 的全新階段。從 Bard 演化而來的 Gemini,不僅能理解文字與語音,更能同時處理圖像、影片、音訊及程式碼,是目前最完整的多模態 AI 平台。
對香港用戶而言,Gemini 的最大突破在於:無需 VPN,即可透過 Google Workspace 正式啟用。 我們 DotAI 編輯團隊完成全流程實測,證實在本地網絡環境中可穩定使用所有核心功能,包括圖像生成、影片製作、Deep Research、語音合成及長文檔分析。
為了讓讀者全面了解 Gemini 的實際能力,本文將以 WeLend × 林明禎 AI 廣告案例 作為主軸,展示 20 項功能如何在真實場景中應用,並說明香港用戶的開通步驟。
二、香港 Workspace 用法攻略|無需 VPN 的 Gemini 開通流程
目前 Gemini 個人版在香港仍未全面開放,但企業與專業用戶可透過 **Google Workspace 帳號** 正式啟用,並支援香港本地付款方式。
Workspace 開通步驟:
前往 Google Workspace 香港官方網站,點擊「開始試用」。

輸入公司名稱與聯絡資料。

選擇「使用現有網域」或「購買新網域」。

DotAI 實測確認:Gemini 能在香港網絡環境下穩定運行,支援繁體中文及粵語指令,無需額外設定。對企業團隊而言,這意味著 AI 功能可在合規、安全、穩定的環境下直接部署,是目前最可行的香港解決方案,還可以免費試用 14 天。
Gemini 香港收費方案:已整合至 Workspace 訂閱
根據我們 DotAI 團隊的整理,以下是香港用戶最主要的訂閱方案(價格為每位使用者/每月):
Google Workspace 計劃 | 月費(綁定一年) | 月費(彈性付款) | 核心 AI 功能(Gemini) |
|---|---|---|---|
Business Standard | HK$109.8 | HK$131.6 | 包含 Gemini 核心功能 |
Business Plus | HK$172.4 | HK$206.8 | 包含 Gemini 核心功能及更多儲存空間/保安 |
Enterprise Standard | (需聯絡銷售部) | (需聯絡銷售部) | 包含 Gemini 企業級功能與保安 |
三、AI 廣告已成現實:WeLend × 林明禎案例的啟示
生成式 AI 廣告已正式進入主流商業應用階段。 WeLend × 林明禎 廣告成為香港首個完全由 Google Gemini 影像技術生成的品牌作品,從人物造型到背景場景皆由 AI 自動生成,並在短時間內完成後期整合。
這一案例不僅展示了 AI 的創意潛力,更反映出市場的三項重大變化與對應部署策略:
關鍵現象 Key Phenomenon | 部署策略 Deployment Strategy |
|---|---|
1. 品牌採用意願上升:企業開始信任 AI 內容的質感與穩定性。 | 心從觀望轉向共創 <br>將 AI 視為創作伙伴,導入實際內容開發。 |
2. 製作流程重構 :文字指令與自動生成取代傳統拍攝與後製流程。 | 將 Gemini 納入標準製程 <br>於腳本、設計與影片製作中導入多模態協作。 |
3. 市場接受度提升 : 觀眾對 AI 廣告的真實感與新鮮度接受度顯著提高。 | 建立 AI 協作文化 <br>培訓團隊 Prompt 寫作及模型理解能力,形成 AI 共創常態。 |
此案例象徵 AI 已從「實驗室概念」轉化為「品牌實戰工具」。 香港創作者與企業若能及早建立「AI 協作」與「流程導入」思維,將能以更低成本創造更具創意的內容成果。
四、Google Gemini 2025 核心功能實測(共 20 項功能)
新版 Gemini 2025 的功能涵蓋五大範疇,共 20 項關鍵能力。以下列表為中英對照,並附上實際應用說明(以 AI 林明禎 廣告為例):
1. 內容生成 Content Creation & Generation

利用 Nano Banana 圖像模型,可以將真人演繹成不同形象:日系動畫、美式漫畫、各種美學風格等等。
功能 Feature | 說明與應用 Description |
|---|---|
1. Multimodal Input(多模態輸入) | 同時處理文字、圖片、PDF、影片與音訊輸入,用於構思人物造型或畫面腳本。 |
2. Image Generation & Editing(圖像生成與編輯) | 以 Nano Banana 模型生成高品質圖像,保持角色一致性;用於 AI 林明禎 多風格造型製作。 |
3. Video Generation (Veo 3.1)(影片生成) | 生成 4–8 秒高解析度影片(16:9 / 9:16);可快速製作社交廣告素材。 |
4. Audio Generation & Voice Synthesis(音訊生成與語音合成) | 生成自然語調旁白與背景音效;適用於廣告講解與情境音設。 |
5. Storybook Creation(故事書生成) | 自動生成 10–12 頁插圖故事書,用於品牌敘事與教育內容。 |
實戰技巧深入睇:Veo 3.1 如何「鎖定」影片敘事?
在 20 項功能中,Veo 3.1 (Gemini 2.5 內核) 的影片生成是最大亮點。但 DotAI 團隊實測發現,Veo 3.1 的真正威力不在於隨機生成,而是其「影像敘事控制 (Storyboarding Control)」能力。
想像一下,傳統 AI 影片生成就像「開盲盒」,你輸入提示詞,AI 隨機給你結果,主角好易「走樣」或結局失控。Veo 3.1 解決了這個痛點,它允許你上傳「第一幀 (First Frame)」和「最後一幀 (Last Frame)」,強制 AI 在這兩個固定點之間完成動畫。
這就像是告訴 AI:「影片必須由 A 點開始,並在 B 點結束。」
技巧一:鎖定「第一幀」(確保角色一致性)
這是解決 AI 影片主角「走樣」或「換臉」問題的最強技巧。
用法: 先用 Gemini 的圖像生成功能(如 Nano Banana)製作一張高質素的主角靜態圖(例如 AI 林明禎的正面特寫)。
操作: 將這張圖上傳為 Veo 的「第一幀 (First Frame)」,然後輸入你的動態提示詞(例如:「微笑並眨眼,頭髮隨風輕擺」)。
效果: Veo 會被迫從這張靜態圖「動起來」,而不是重新生成一張臉。這能確保影片的主角樣貌與你設定的完全一致。
技巧二:同時鎖定「首尾幀」(掌控品牌結局)
這是製作商業廣告的關鍵。你需要準備兩張圖來控制影片的起點與終點。

用法:
第一幀 (First Frame): AI 林明禎廣告版的起始畫面。
最後一幀 (Last Frame): 林明禎在沙漠中的畫面。

效果: AI 會自動計算中間的所有過渡畫面 (tweening),確保影片流暢地由主角演繹,並精準地在最後一幀的畫面收尾,完美達成廣告目的。
技巧三:善用 AI 轉場(例如 DaVinci Resolve)隱藏 Jump Cut
目前 AI 影片生成(包括 Veo)的長度有限(例如 4-8 秒)。當你嘗試將多個 AI 生成的短片(例如:一個廣角鏡、一個特寫鏡、一個產品鏡)拼接成一個長故事時,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生硬的Jump Cut。
這是讓 AI 影片「穿崩」的主要原因,但我們可以透過後製工具完美解決。
問題: 多個 AI 短片拼接,畫面銜接突兀。
解決方案: 使用專業剪輯軟件的 AI 轉場功能。
推薦工具: 我們 DotAI 團隊實測推薦使用 DaVinci Resolve(非常強大又有免費)。
操作: 在 DaVinci Resolve 中,不要使用傳統的「淡入淡出」轉場。你應該選用基於 Optical Flow技術的 AI 轉場,例如「Smooth Cut (流暢剪接)」效果。
2. 研究與分析 Research & Understanding

功能 Feature | 說明與應用 Description |
|---|---|
6. Deep Research Mode(深度研究模式) | 自動搜尋與分析網站內容,生成結構化報告;用於市場研究或腳本靈感搜集。 |
7. Long Document Analysis(長文檔分析) | 分析 2000+ 頁資料並生成摘要;適用於合約、報告、故事稿件。 |
8. Data Visualization & Chart Assistant(資料視覺化) | 將表格數據轉換成圖表與簡報素材,輔助商業提案。 |
3. 語音與影音 Audio & Multimedia

功能 Feature | 說明與應用 Description |
|---|---|
9. Speech-to-Text Enhancement(語音辨識與轉錄) | 將錄音自動轉寫並提取摘要,用於採訪與內容回顧。 |
10. Podcast & Lecture Summarizer(播客與講座摘要) | 將長音訊轉化為重點摘要;適用於教育、研究與內部培訓。 |
11. Native Audio Output (Live API)(原生音訊輸出) | 生成多語言自然對話聲線,可嵌入影片或互動應用中。 |
4. 協作與整合 Collaboration & Integration
功能 Feature | 說明與應用 Description |
|---|---|
12. Google Workspace Integration(Google 工作區整合) | |
13. Gmail Smart Compose(智慧郵件撰寫) | 自動撰寫郵件回覆與摘要,提升商務溝通效率。 |
14. Custom Gems (Personal AI Agents)(自訂 AI 助手) | 建立專屬 Gemini 助手處理品牌文案、設計或技術支援任務。 |
5. 開發與自動化 Development & Automation
功能 Feature | 說明與應用 Description |
|---|---|
15. Code Generation & Debugging(程式生成與除錯) | |
16. API Integration & Function Calling(API 整合與功能呼叫) | 連接外部系統或服務,構建自動化流程。 |
17. Security & Audit Trail(安全與審計記錄) | 提供企業級操作記錄與資料追蹤。 |
18. Workflow Automation(工作流程自動化) | 透過多步指令設定實現任務連動;適用於內容審核與發佈。 |
19. Dataset Management(資料集管理) | 建立與更新 AI 訓練資料庫,確保內容品質與一致性。 |
20. Translation & Localization(翻譯與在地化) | 提供高精準度翻譯與文化適配功能;支援繁體中文及粵語。 |
這 20 項功能全面覆蓋了創作、分析、影音、協作與開發五大場景。 透過 WeLend × 林明禎 案例可見,Gemini 不僅能生成影像與影片,更能在研究、溝通與部署層面,構建一個完整的 AI 創作生態。
五、DotAI 編輯觀察|AI 創作已進入「落地時代」
Gemini 的推出標誌著生成式 AI 正式從技術展示進入產業應用階段。 對香港創作者與企業而言,AI 不再是工具,而是新的工作夥伴。

DotAI 建議的三步導入策略:
以 Workspace 為核心平台:確保穩定、安全、合規的 AI 使用環境。
以專案為起點:從圖像生成或短片製作入手,快速驗證成果。
建立內部 AI 協作文化:持續優化 Prompt、共享實測結果,形成知識積累。
AI 不會取代創作者,但懂得用 AI 的創作者,將重新定義內容創作的速度與深度。
六、結語與行動呼籲
Gemini 已不再是未來技術,而是當下可用的生產力平台。 香港用戶透過 Workspace 即可完整體驗 Gemini 的多模態潛力,從文案、設計、影片到資料分析,皆能快速落地。
其他文章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