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rtup 的迷思與 DotAI 的故事
【___ 點AI 系列】作為每月一次的免費直播活動,旨在匯聚各領域專家,共同探討 AI 應用的無限可能。而於 11月6日 成功舉辦的Startup 點 AI,正是此系列的首集。本集活動深入探討了創業路上的種種挑戰與機遇,特別邀請 DotAI 團隊內部的 Marketing Team 成員參與討論,包括:DotAI CMO - Jimmy 、DotAI Marketing Manager - TC 以及DotAI 自動化專家 - 馬可。
每當提及「創業」,不少人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幾個普遍迷思:「是否只有富裕階層的子女才能創辦?」、「在香港創辦 Startup 是否等於有政府資助?」這些觀點在社會上流傳甚廣。
DotAI 團隊對此深有感觸,因為我們正是從這些迷思中走出來的實踐者。DotAI 團隊並非出身富裕,亦無特殊背景。我們的故事,正正反映了許多香港創業者所經歷的掙扎——從零開始,甚至由負債和「一張信用卡」踏出第一步。這不是在歌頌艱辛,而是希望分享在資源匱乏下,如何走出自己的路。
點擊下方立即觀看完整版Startup 點 AI:
DotAI 從0到現在的起點:資源匱乏下的挑戰與實踐
Startup 之初,資源緊拙是常態。這種「一分一毫皆須精打細算」的感覺,是我們團隊最深刻的共同經驗。以下內容是DotAI團隊成員的觀點分享:
馬可Marco - DotAI 自動化專家的故事:
馬可回憶其十年前的創業歷程,同樣始於一張信用卡。他觀察到外國零碎商品在香港市場的潛力,便嘗試以預購(Pre-order)方式從事代購,逐步發展至擁有實體店。他強調,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,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謹慎。他坦言:「當資源有限時,每一步都會走得特別謹慎。相反,如果資源過於充裕,失敗時可能也無法察覺。唯有當你每一元都仔細計算,那種感覺才最充實。當時,我的創業是由零開始,甚至是從負債起步。」
Jimmy - DotAI CMO的故事:
DotAI 的起點與馬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DotAI 的起點與馬可的故事有著相似之處。Jimmy 指出,DotAI 於 2023 年在 ChatGPT-4 熱潮中啟動,當時香港市場對 AI 的認知仍是一片空白。團隊抓住此契機,不到一個星期便開設了 DotAI 的 Instagram 專頁並發佈首個貼文。這個過程「零成本」。Jimmy 回憶:「這件事用了多少錢?零元!」在第一年,DotAI 幾乎零支出卻達到了兩三萬名追蹤者,並獲得首個大型客戶 HKTVmall 的青睞,進而開發了針對 Marketing 的課程,正式踏上企業培訓之路。直至今年,DotAI 已從最初的兩人團隊發展為現今超過十人的全職團隊。
TC - DotAI Marketing Manager的故事:
TC 在節目中分享了她對 Startup 印象的觀察。過往她曾接觸過不同公司,發現創業者各有不同,並非所有老闆都「離地」或「貼地」。她舉例,某位 EdTech 老闆在討論獎勵計劃時,曾提議針對「新界區」的居民提供贊助,認為他們生活相對艱難。這段分享間接說明, DotAI 團隊能夠坦誠地面對創業的真實面貌與挑戰。
DotAI 團隊深明創業初期資源不足的難處。Startup 剛起步時,資金緊張是常見情況,因此「一分一毫皆須精打細算」的感受,是團隊成員最深刻的共同經驗。

DotAI實戰得知AI 如何賦能 Startup——從「痛點」到「高效解決方案」
Startup 資源有限、人手不足,創辦人往往對處理 行政雜務感到厭煩。這正是許多 Startup 的核心痛點。
而 DotAI 的核心精神,正是從這種「怕麻煩」、「不想做重複勞動」的心態演變出來。我們團隊相信,「你夠懶,你才會想盡方法,用最少時間做最多事。」 DotAI 甚至專門聘請「高主動性的懶人」——即主動尋求高效解決方案,以減少重複性工作的人。
所以,我們並非一間純粹「教 AI」的公司。我們整間公司的營運,本身就是一套不斷迭代的「AI 自動化 SOP」。
DotAI 成功的四大核心自動化 SOP
在本次 Podcast 活動中,我們分享了並向大家拆解四個關鍵實戰 SOP,展示 DotAI 如何從 2 人團隊擴展到 10 人團隊,並提升整體營運效率:
SOP前期準備SOP 梳理自動化 (如何擴展?)
當 DotAI 團隊從 2 人擴展至 10 人時,團隊首要任務並非增聘人手,而是徹底梳理公司 SOP。Jimmy將 DotAI 過往 100 則社媒貼文交予 AI 學習,成功分類內容系列並歸納出 6 種獨特標題寫作技巧。這份由 AI 梳理出的文件,成為 DotAI 的核心知識資產,讓新同事只需簡單提示,便能生成符合團隊風格的文案,實現「將想法與知識轉化為文字資產」。
實戰 SOP 1:Admin 自動化 (解放「怕麻煩」的創辦人)
創辦人最怕處理什麼?不外乎是報價、發票、計算薪酬這些瑣碎但耗時的行政事務。
薪酬計算自動化: 馬可分享到自己本身是文科生,對數字不敏感。因此,他第一時間就將「計算薪資」、「計算佣金」這些事務自動化。現在,每月月底,系統會自動運行計算好人工。
報價與發票自動化:他更分享到,每當客戶查詢 (Enquiry) 進來,自動化系統會即時將基本資料套用到報價單模板。隨後,AI Agent 會查閱舊紀錄並根據歷史數據提議價錢。只需一鍵確認,報價單和發票就會同步發送出去。
實戰 SOP 2:流程自動化 (10 人公司如何贏得大客?)
作為一間僅有十數人的公司,DotAI 如何能夠成功 Pitch(提案)並贏得如馬會、中國銀行、嘉頓這些大型企業的信任?我們依靠的是一套令客戶感受到我們「極度成熟專業」的自動化流程。
「會議紀錄轉 PowerPoint」自動化: Jimmy 分享成功開發了一套由會議紀錄轉 PowerPoint的自動化系統。
高效跟進流程: 其流程如下:開會時一鍵錄音,內容會自動轉為文字並存入 Notion。Notion 隨後會觸發自動化程序,草擬 follow-up email,甚至將會議中產生的 action points(行動項目)自動發送給內部不同團隊的同事,並設定好時間線。
這件事不單節省大量時間,更令我們的品牌形象實現了指數級增長,令客戶覺得我們高度專業且值得信賴。
實戰 SOP 3:知識管理自動化 (如何確保 AI 不在說廢話?)
你的 AI 的輸出品質,直接取決於你餵給它的Datase(資料)。如果你僅使用公開、通用的 AI 工具生成內容,其本質上是沒有經過思考的內容。你所擁有的獨特 Dataset,才是建立你護城河的關鍵。
自動化競爭者分析: Jimmy 分享,他會利用自動化系統監察競爭對手,自動將有價值的 source(來源)匯入 Notion 知識庫,再讓 AI 爬取並提煉出 insights(洞察)。
自動化資訊匯總: 馬可亦會自動監察不同平台,將與「自動化」相關的新聞資訊自動 Summarize(總結)後發送給自己,確保能及時掌握行業動態。
DotAI 的8/2 法則: DotAI是在知識管理上應用——80% 的執行(如資料收集、歸檔、初步分析)交給 AI,但我們人類要 100% 掌控那 20% 的決策和最終把關,確保 AI 的輸出是精準、具備 DotAI 獨特品味的。

The Takeaway —人人都可建立你的「AI+人協作」系統
在本次 Podcast 中,我們毫無保留地分享了 DotAI 的實戰經驗。因為 DotAI 的宗旨從來都不是做一間純粹的教育中心,我們的核心使命是推動香港 AI 普及。
我們希望大家明白,人機合一不是一句空泛的口號,它是一套實實在在的生存法則。這套法則正是從「怕麻煩」、「不想做文書」、「資源不足」這些最真實、最貼地的 Startup 痛點中進化而來。
我們剛剛拆解的3套 SOP——從 Admin 自動化、到會議流程優化、再到知識管理自動化——這些正是 DotAI 團隊從 0 元 Instagram 專頁起步,堅持發展到平台超過 6.8萬人粉絲的核心營運系統。
而這套由 0 到 1 的實戰系統,正是我們「AI-in-One 實戰成長計劃」的 DNA。我們不單是傳授「過期資訊」,更是傳授一套我們 DotAI 自己每日都在使用、並持續迭代的「實戰工作流」。
📣 AI-in-One 實戰成長計劃|三大課程系列 × 全額學費回贈

DotAI 推出香港唯一 AI 課程資助方案 ——
「AI-in-One 實戰成長計劃」,全面涵蓋以下三大實戰主線:
📁 職場 AI 應用|學會用 AI 幫你寫文件、整理會議、做簡報
📣 AI 數碼營銷|用 AI 出圖、出片、出文案,搶眼又搶時間
⚙️ No-Code 商業應用|無需寫程式,搭建自己的網站與自動流程
這些課程將帶你親身走過我們所走過的路,系統性地建立你自己的 AI 自動化系統:
AI 職場應用速成班 (12 小時): 解決日常 Admin 痛點,提升個人工作效率。
AI 全方位數碼營銷 (21 小時): 將你的「品味」與「知識」轉化為高效的內容產能。
AI Agent & No-Code 商業應用 (10 小時): 打造具備高價值的自動化商業流程。
為鼓勵你真正學以致用,我們更設立了「完成 100 小時實體課堂,全額學費回贈」制度。這不是一個挑戰,而是一個 DotAI 對你學習成果的堅定承諾。
如果你也想為自己或團隊,建立這一套能夠真正「搞得掂」的 AI 自動化系統,歡迎了解更多。
其他文章










